第五百三十章 手搓无线电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笔趣阁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五百三十章 手搓无线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三十章 手搓无线电

  李谕又举着手搓无线电来到校园中,离着广播台更远,依然能够清晰听到。

  侯德榜问道:“能收到多远的信号?”

  李谕说:“取决于发射电台,这次用的小功率电台,覆盖范围不大,最多几十公里。”

  教务长周诒春一直在观摩,惊讶道:“那不就已经覆盖了整个北京城?”

  想想目前的北京城确实不大,李谕说:“可以这么理解。”

  众人越看越欣喜,都手痒要亲自组装组装。

  此后的几天,这堂“手搓无线电”课又连上了好多次,李谕指导一批又一批学生亲自组装了好多台无线电台。

  有了这种亲身组装的经历,对无线电原理的理解绝对会非常深刻。

  而且这种课连老美都没有,李谕基本是第一个。

  李谕还准备写成教案,推广到全国所有大学。

  估计等小日本侵略时,谍战片中寻找电台的戏码就不用上演了,因为到处都是……

  让小鬼子更加深刻地体会什么叫做人民战争的海洋。

  你小日本不是喜欢搞情报吗,不是喜欢勘察中国各种细节吗?现在数以万计眼睛与耳朵都互通的佩恩轮回眼注视之下,你们将没有秘密。

  情报是战争第一步。麻蛋的,叫你们搞侵略,来了就都死在这吧!

  不仅自己讲课,李谕还请已经来到中国的威斯汀豪斯每周来清华上一次课,再去比较近的北洋大学上一次课。

  北洋大学的电讯系是将来北京邮电大学的前身,不能轻视。

  这件事经过报纸的报道后,很快又传遍了全国。

  《申报》激动地发文:“无线电是洋人引以为傲的技术,如今我们的学校里竟然学生都可以做出无线电报机,无法想象十年之后,我们会不会也达到与洋人并驾齐驱的水平!”

  作为老师,李谕也受到了清华校长周诒春的高度评价。

  他盛赞:“对于那些懒于思考的人来说,李谕不是一位好老师,因为这些人只想记笔记,然后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课堂上李谕是个不善辞令的人,但如果想知道如何才能诚实而深刻地提出物理学思想,如何才能看清反思中的陷阱和问题,如何才能掌握物理学的应用,那么他就会发现,李谕是位一流的教师。因为所有这一切都表现在他的讲课中,他会促使听课的人一起思考、一起动手、一起触碰物理学的真谛!”

  就连内阁总理唐绍仪都亲自来观摩了一下,甚至动手试了试,虽然没成功,但他已经感受到这东西可以做到。

  唐绍仪说:“我曾多次对人说,我国虽对于科学向不研究,但是我们国人的脑筋并不比泰西人士的脑筋弱,只是不肯用心以及不得其法而已。如今有了你,我们的科学之途一定会越来越宽广!”

  李谕说:“相比化工、交通等产业,无线电技术投资没那么大,但收益很大,从性价比上讲非常值得大力发展。”

  北洋以前就已开设无线电班,唐绍仪说:“我准备安排交通部传习所尽快成立邮电学校和高级无线电班,并在京城架设无线发报机。”

  历史上这些要到明年才会建立,早点当然更好,李谕说:“涉及到任何技术上的问题,我以及我的企业都会提供帮助。”

  唐绍仪坦诚说:“没了你们,也做不成。”

  目前无线电各国均是起步阶段,受限于功率,暂时都无法做成大范围的无线电广播台,起码也要四五年之后才会有显著提升。

  李谕推广无线电,主要是在学校里,先积累人才。

  李谕说:“前清李中堂在十多年前便说过,通信、交通、金融都是国之重器,不能轻易交给洋人做。通信产业很大,如果没有政府支持,我一介学者无法有太大成果。”

  唐绍仪叹了口气说:“可惜我就要辞职了,不然一定会持续帮你。”

  李谕疑惑道:“辞职?为什么?”

  唐绍仪无奈地笑了笑:“政坛上的龌龊事。”

  从唐绍仪随后的叙述中,李谕知道了事情原委。

  唐绍仪内阁与总统袁世凯在直隶总督人选上发生了分歧。

  按理说,这是内阁方面的职权,但袁世凯不愿依唐绍仪的意见把直隶总督的职位交给同盟会提出的人选,而是强行越过内阁任命了北洋的冯国璋。

  唐绍仪虽然过往一直是袁世凯的绝对心腹,但他现在已经更加认同同盟会的做法,并加入了同盟会。

  并且出于公心,唐绍仪也要站在同盟会立场上,对袁世凯违反临时约法的做法表达了强烈不满,并愤而辞职。

  袁世凯压根没想留,他早已发掘唐绍仪不在自己掌控之中,不如立个听话的内阁总理。

  ——仍旧没离开立个傀儡皇帝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封建王朝做法。

  袁世凯核心班底的众叛亲离从唐绍仪的离开慢慢开始。

  唐绍仪辞职后,立刻引发了连锁反应,教育部长蔡元培随即表示也要辞职。

  作为整个民国时期最做实事的部门,蔡元培的辞职影响还是挺大的。

  不久前教育部刚刚召开临时教育会议,通过了注音字母案,就是各位在字典上看到的那些类似于偏旁部首的奇怪符号。

  可惜随着蔡元培的辞职,这件事又要被搁置一年。

  袁世凯当然知道教育部作用之大,而且教育部这种对权力中心没啥重大影响同时又很有用的部门,袁世凯显得格外关照,他并不希望蔡元培辞职。

  在向袁世凯面辞的时候,袁世凯挽留道说:“我代四万万人坚留总长!”

  蔡元培则说:“元培亦对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

  完全没给袁世凯留情面。

  离开北京前,蔡元培专门见了一趟李谕,“先生是真正懂得科学之人,无线电与通信之重要性我向来清楚。民国建立,国人已经剪去辫子,但想要达到洋人的高度,还需要汝等一根根立国之柱。”

  蔡元培应该是看过了李谕那篇演讲。

  李谕笑了笑:“疏才深感责任之重。”

  在目前所有人的眼中,科学与民主两个字是高尚得不能再高尚的崇高词汇,是挽救华夏民族、重振辉煌的仙丹灵药。

  但其实一百年后,科技空前发达,低头族又赫然出现,科技仿佛又成了束缚人的无形辫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